蜂蜜是中医学对蜂蜜的认识及应用。
古人对蜂蜜的认识很早,在公元前三世纪的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就出现了用蜂蜜治病的药方。在神农本草经中,蜂蜜被列为上品。蜂蜜味甘性平,可“益气补中,止痛解毒”,可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。以下就蜂蜜的功效和相应的食疗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。
蜂王浆更年期女性如何合理饮食第1张。
1、补中益气。
蜂蜜性味平,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。在《太平圣惠方》中,成书于宋代,就非常重视蜂蜜的使用,第97卷《食治养老诸方》中记载了补中益气,治疗虚瘦、乏力的“白蜜煎”。组成:蜂蜜2升(1200g),猪脂(去膜)一升(600g),胡麻油(微熟)半斤(250g),熟干地黄末一升(600g)。制法:将上述药材混匀,放入银器内煎成膏,捏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。一次温酒送服三十丸左右,一日三次,以自觉舒服为度。
近代常用组方的例子
生姜蜂蜜饮:蜂蜜30g,鲜姜20g。制法:生姜洗净切片,加入适量温水,捣烂取汁,加蜂蜜,拌匀,每天早晚各服一次。
药理学研究发现,生姜中含有姜辣素及挥发性物质,可增强胃肠动力,有温胃止吐、醒脾开胃的功效;蜂蜜可缓解姜汁辛温之性,中和其辛辣刺激,同时有健脾和胃的作用。对于脾胃虚寒型消化不良者,喜暖畏冷、胃脘胀痛尤为适宜。
2、润肺止咳。
李时珍谓:蜂蜜“柔而湿,故能润燥”。蜜能滋养五脏之阴,而肺又娇嫩,喜润恶燥,所以蜂蜜特别能润肺止咳。《千金方方》记载,用蜂蜜与杏仁配伍治疗风寒咳嗽,早有记载。扁桃丸:三升杏仁,一升蜜。
制法:生姜绞碎取汁,加入蜂蜜小火煎煮,直到姜汁煮干,只剩下蜂蜜。将丸剂捏成枣大小,每次一丸,每日三次。
近代常用组方的例子
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:主要成分有:蜂蜜、糖浆、川贝、枇杷叶、杏仁、橘红、法半夏、款冬花等。
服:取枇杷膏1匙,用开水冲服或直接服食,一日3次。这是一种中成药,它含有多味具有镇咳化痰、平喘作用的药物,咳嗽无论新久虚实都可以用。在诸药中加入蜂蜜,一方面蜂蜜本身有润肺止咳的作用,另一方面蜂蜜性平味甘,能够调节药味。
3、润肠通便。
蜜糖甘平而质润,补气润肠通便,有缓泻作用。通过数据挖掘,蓝海等发现,古方通便方中应用蜂蜜的频率居第二位,可见蜂蜜是古代医家常用的润肠通便药。目前我国已有文献记载的最早记载的便秘外治法“蜜煎方”(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》)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。将单味蜂蜜制成栓剂,纳入肛门使用,主要治疗便秘,主要是治疗津伤血亏、肠干枯、阳气亏虚、津液不行等。
近代常用组方的例子
蜂王茶:蜂蜜30ml,黄芪15g。
制法:将黄芪放入砂锅内,加入500ml水,用文火熬煮,浓缩至300ml,去药渣取汁,加入蜂蜜调和,服下。每天1服,连续饮用3~5天。益气补中、润肠通便,适用于气虚便秘患者。
(4)宁心安神。
蜂蜜能与五味子、柏子仁等药材配伍使用,能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,能治眩晕、失眠、多梦、心悸等神经衰弱症状。
近代常用组方的例子
蜂蜜粥:蜂蜜15g,柏子仁10g,粳米50g。
配制:将柏子仁捣碎,加入粳米一起熬煮,加蜂蜜调匀,拌匀,每天服一次。有养血安神、润燥滑肠之功效,主要用于心悸失眠,尤佳有便秘之效。
(5)外用:解毒祛腐生肌。
古人认为蜂蜜甘平,能解毒。葛洪《肘后急方》中载以蜂蜜治烧伤:“汤火灼已成疮,白蜜涂之,以竹中白膜贴,日三度”,可用蜂蜜敷于烧伤不愈、成疮处,以竹片内一层白膜覆盖,每日换药三次,可治疗局部烧伤。
3、吃蜂蜜要注意。
(1)蜂蜜含糖量高,吃得太多,容易导致肥胖、糖耐量异常等问题。
(2)由于蜂蜜含有蛋白质等,不宜用沸水冲泡,否则容易破坏其营养成分。
作为一种营养丰富、味道甘美的食补佳品,性平而味甘,中和之性,具有补中益气、润肺止咳、润肠通便、宁心安神、益寿延年等功效,现代研究证实了蜂蜜抗菌、镇咳、通便、降血脂、降血脂、降血脂等功效,适合体质虚弱、咳嗽、便秘、心悸等。另外,蜂蜜还可以外用,具有祛腐生肌、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,值得临床推广。
发表评论